中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推行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提供更多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扛起了中国担当,作出了中国贡献。 针对全球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全球化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认真践行互利共赢理念,以实际行动不断推进构建...
作者 陈须隆
Cid1
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推行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提供更多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扛起了中国担当,作出了中国贡献。

针对全球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全球化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认真践行互利共赢理念,以实际行动不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景目标。

倡议“一带一路”,体现中国担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了促进全球互联互通的宏伟事业。21世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互联互通是“三位一体”的联通,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硬件联通,规章制度、标准、政策的软件联通,以及增进民间友好互信和文化交流的人文联通,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大领域。

四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逐渐从倡议变为行动,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重要决议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已取得早期收获,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顺利落地,中国与许多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快速提升。2017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各方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良好局面。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出发点是希望实现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秉持的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一带一路”为欧亚大陆开创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中国作用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积极贡献了力量。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坚持做主和派、促和派、维和派,为解决阿富汗、叙利亚、伊朗核、朝鲜半岛无核化、巴以冲突、南苏丹冲突等全球热点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面对2014年爆发的埃博拉疫情这一公共卫生危机,中国第一时间向非洲伸出援手,不仅给予疫区国及周边国家大量资金和物质援助,还派出1000多人次的中国传染病专家和医疗人员赶赴一线参与救援,在疫区及时援建治疗中心,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中国坚持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与周边一些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和正当权益的同时,中国积极倡导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强调有关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得到地区多数国家理解支持。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联合国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迄今累计派出军队2万多人次。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一系列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举措: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

促进全球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发展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时,习近平主席宣布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举措,为有效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表率。此外,在中国同联合国共同主办的南南合作圆桌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未来5年将为发展中国家在减贫、农业合作、促进贸易、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医疗设施、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项目支持。

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起到了引领作用。2014年,中国同美国率先达成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5年,中方如期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文件,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系统地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主张,与各方一道,为达成全面、均衡、有力度和有约束力的2020年后气候变化协议作出了重要和积极的贡献。2016年,习近平主席派特使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将中国的引领态势从巴黎延伸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彰显了大国担当。

本文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