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古韵新风 活力之城

两千年来,大运河不仅滋养了杭州的繁华,更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一条流动的生命线,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将陪伴杭州走向璀璨未来。
作者 China India Dialogue
W020250311565447642454

  河通古今,脉传千年。南来北往,千帆竞流。

  39公里的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以下简称“大运河杭州段”),船行河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两岸风景如画卷般展开。两千年来,大运河不仅滋养了杭州的繁华,更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一条流动的生命线,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将陪伴杭州走向璀璨未来。

  从“水运之城”到“水韵之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的一首《望海潮》,道尽了古代杭州的繁华。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点。古运河穿城而过,千年历史文化蕴藏于此,大运河与杭州相生相伴。

  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南的河段,地跨苏南、浙北,长323.8公里,又称江南运河。其中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作为京杭大运河与浙东运河两大运河体系衔接转换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大运河杭州段见证了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的漕运文化,滋养了沿河两岸数不尽的繁荣。

  江南运河的开凿,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越绝书·吴地传》载:“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吴越争霸时期,为了运送军粮,开凿了人工河道—百尺渎。这条人工河道沟通了吴、越两地。秦统一六国后,开通了从今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的陵水道。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南北大运河、拓浚江南河。至此,大运河杭州段已基本成型。

  杭州城内外纵横交错的河道,给运河商旅辐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989年2月,三堡船闸的建成实现了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双流奇汇”,结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历史,杭州、浙北地区的航运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

  近年来,杭州开启了从“水运之城”到“水韵之城”的蝶变。随着《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的实施,从河畔人家到美丽小镇,从古桥渡口到文艺街区,商业遗存重焕生机,大运河杭州段沿岸呈现出一派绿色生态、活力开放的现代生活景象。

  拱宸桥畔的运河印记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乘坐水上巴士考察大运河杭州段时,殷切嘱托: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生命因水而生,城市亦因水而兴。自2003年以来,大运河杭州段的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使得运河畔的幸福生活愈加多元:在小河直街慢慢闲逛,聆听一场地道的杭州评话;在拱宸桥边,游人可品一壶茶、享一杯咖啡。运河的诗意赋予了生活的从容与自在,运河的烟火气萦绕在生活中。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终点标志,迄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据《杭州府志》记载,这座桥始建于1631年。明代漕运繁忙,拱宸桥所在地正是运河地势开阔处,商贾民船往来交易频繁,成为漕运的重要集散点。

  对于杭州而言,拱宸桥不仅起到了连接运河两岸的作用,同时这座桥也是城市生活变迁的见证者。300多年前,两岸居民和逐运河而来的船民商贾沿着运河流淌的方向,开起了茶楼、戏馆、米行、鱼行。如今的拱宸桥,桥东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桥西则是文化展馆、历史街区,现代与古韵交织。

  沿着拱宸桥拾级而上,便来到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不仅保留了近现代工商业的厂房、仓库、商店、船埠、码头,还保留了大量的民居建筑:沿运河的住家、合院式的传统民居、民国时期的里弄建筑、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易“公房”以及80年代的“筒子楼”等。

  作为一个主打文化和非遗传承的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深受人们喜爱。博物馆群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杭州手工艺活态馆五座展馆组成。走进博物馆,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刀、剪、剑、伞、扇的发展历史,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手工艺品制作,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如今,运河文化更深植于此。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拱宸桥水文站已有百年历史,是浙江境内运河流域最早有数据记载的水文站之一,至今仍然承担着运河雨量、水位、流量等十多个项目的监测任务;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艺术馆—吴理人民俗艺术馆,创办人吴理人三十余年坚持画运河,创作了上千幅反映运河人家生活的作品;2023年,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大运河数字影像馆、大运河紫檀博物馆相继投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展示运河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及传统工艺,让运河文化“流动”了起来。

  “电商之都” 数智杭州

  大运河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滋养了杭州百姓,孕育了钱塘繁华。而千年流淌的大运河赋予杭州的,不仅仅是底蕴,更是发展的动力。

  自隋唐以来,大运河就是连接南北的经济大动脉。作为运河最南端的城市,杭州自古就拥有贸易的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南财赋地”,传统商业发展十分繁荣。宋代时,杭州已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都会,运河上“商贾云集,百货辐辏”,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明清时期,杭州的丝绸、茶叶、瓷器通过运河远销海外,造就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运河为杭州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悠久的历史积淀。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以及互联网的深刻变革后,面对数字贸易带来的新机遇,如今的杭州正在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发起冲击。从传统商业到数字经济,杭州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

  杭州是最早拥抱数字经济的城市之一。2003年,杭州确立了“硅谷天堂、高科技的天堂”的发展目标。20多年来,杭州数字经济异军突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屡创新高,2024年达6305亿元;连续7年稳居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榜首,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8家,总量晋级全省第一、全国第五,持续打响“专精特新名城”名片……

  近年来,一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杭州快速成长。

  位于杭州滨江区的物联网小镇,被称为杭州的“硅谷”。这片3.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大华、正泰、安恒、矽力杰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领军企业,并在数字安防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关键芯片设计产业、区块链产业、智慧医疗产业、环境能源产业、智能驾驶产业7大产业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同时,跨境电商、网约车、共享单车、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连接消费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了浙江新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播电商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抖音电商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产业带销售额全国排名第二。在杭州的九堡、滨江等地,形成了多个直播电商集聚区,每天有数万场直播在这里进行,带动了物流、包装、设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杭州的城市面貌。杭州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大平台和高端创新中心,形成了全球产业竞争的新高地。从滨江高新区到未来科技城,一个个创新园区拔地而起,吸引着全球顶尖人才。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众多高端创新平台及人工智能小镇,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截至2024年11月,杭州拥有平台企业390家,主要平台交易额20年中增长超37万倍,更多的杭州电商企业也将成为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同比增长7.1%,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

  科技引领 打造创新活力之城

  自古以来,运河就为杭州带来了繁荣与创新的精神。千年运河水脉如同一条跃动的文化脐带,不仅见证了杭州从古代的商业重镇逐步发展成为今日“数字之城”的历程,更将创新基因深深镌刻进城市血脉。今天,在数字赋能的基础上,创新依然是杭州发展的最亮底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杭州正在用科技硬实力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

  在2025年蛇年春晚众多表演中,《秧BOT》无疑是最出圈的节目之一。16个来自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宇树H1“福兮”,穿着大花棉袄,跟随着秧歌音乐节奏,整齐地变换舞步,完成一系列扭腰、踢腿、转手绢等高难度动作,甚至能轻松驾驭人类难以完成的反向甩手动作,引发国内外观众热议。这场大型全AI驱动的全自动集群人形机器人表演,背后是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

  近年来,“身怀绝技”的杭产机器人频频“出圈”。随着人工智能全球热潮持续涌动,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未来产业的下一个黄金赛道,面对潜力巨大的人形机器人市场,杭州正致力于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截至2024年12月,杭州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200余家,2023年机器人工业产值达150亿元,集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覆盖机器人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产业链环节。根据《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充沛活跃的科研力量将让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生态“土壤”更加肥沃。

  杭州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相继建立30个概念验证中心,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2022年,杭州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创新活力持续迸发。2024年,杭州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累计33家,“1+2+33+7+N”(1个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3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省实验室)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更加扎实。同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杭州企业频频取得重大突破。蚂蚁集团的区块链专利数量全球第一,阿里云成为全球第三大云计算服务商……一系列创新成果正在重塑产业生态,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旅游名城,到民营经济强市,再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的城市标签,随着经济形态的迭代升级而变化。这座被运河轻轻环绕的千年古城,正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中,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焕发出数字时代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