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中关系正常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两大经济体,印度和中国需要搁置旧问题,共同追求最大程度的共赢。
作者 Sreemati Chakrabarti
1
2014年11月26日:中国浙江—印度企业交流合作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会议期间,前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左)与Xpro印度有限公司董事长、印度工商联合会会长悉达多•比拉握手合影。CFP

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的访华之旅缓解了印中之间持续26年的紧张气氛,两国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的前十年,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印中两国为了重拾合作的信心,实施了多项外交举措,迅速扩大双边贸易,停滞多年的教育交流和旅游合作也重新得以发展。在政治层面,两国领导人包括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之间定期举行互访。自1976年以来,两国从未因边境问题发生武装冲突。除了细小的摩擦,双方政府都认可两国关系处于友好和平的状态。

虽然没人怀疑上述说法,但不可否认,两国仍对彼此心存疑虑,这表明两国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印中两国公众对彼此国家的看法往往充斥着怀疑和不信任感。这种负面舆论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且持续,印度的自由媒体和中国的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许多印度人认为,既然中国1962年曾“辜负”了印度的信任,就可能会一犯再犯。如今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军事实力排名世界第二,印度对中国的戒备心也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中国也担心印度还藏着“西藏问题”的“杀手锏”。达赖喇嘛现居印度,且数十万西藏“难民”留在印度。中方认为,印度利用“西藏问题”攻击中国的可能性始终存在。2008年印度和美国签订了核协议,使得中国的疑虑加深,认为印度这一举动是在试图遏制中国。对于中国来讲,印度与中国冲突较多的日本加强来往也同样是个威胁。

从印度的立场来看,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前,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边界争端、在喀什米尔问题上中国对巴基斯坦默许和支持以及“西藏问题”。这些问题双方难以在短期内达成一致。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印度需要终止与中国的来往。

近期中国阻碍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并且拒不接受将马苏德·阿兹哈尔列为恐怖分子的举动加剧了印度对中国的不信任感。尽管如此,印度希望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能够尽快发生改变。由于“中巴经济走廊”经由印度宣称是其被巴基斯坦侵占的领土,印方一直对该“经济走廊”持保留态度,中方也需要对该问题予以解决。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旨在中国周边地区(主要为古丝绸之路区域)通过发展贸易、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区域联通。多个国家表达了加入中国这个宏伟计划的意愿。

如今,印度仍然对中国心存芥蒂,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对华的经济政策,也涉及到印度对华总战略目标。据我了解,中国推行这一倡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下滑,而“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地区发展的同时,有助于稳定中国经济。如果印度不抓住机会,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入其中,那么哪方会吃亏?正是印度。印度拥有强大的安全和情报设施,因此不应该过分担心“一带一路”成为威胁。

当然,中印关系也有向好的一面。当下大约有14000名印度学生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有数以万计的印度中小企业在与中国贸易来往中大量获益,而印度电影也在进军中国娱乐市场。印度瑜伽和传统医药在中国日渐流行。每个月都有众多中国官员、学术界人士和商业代表团来到印度与他们的印度同行互动。如今印度政府决定向中国公民发放短期访问的电子签证,这种互动频率定会进一步提升。此外,中国和印度的民间私人来往频率也显著增加。

我们不应忘记,印度和中国这两大文明古国已经有了数千年和谐相处的历史。古代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来划分这两个文明。只有当两国在披上了“现代文明”的外壳后,才开始清晰地划分出国家边境——一条隔开两国人民的窄线。“民族综合征”是印度和中国被殖民历史中留下的“后遗症”。只要印度和中国仍不放弃各自的民族主义进程,两国关系会一直原地踏步。然而即使阻碍重重,在一定范围内,印中两国仍然可以尽可能增进互动来往。希望有一天,频繁的交流会减少彼此的不信任感,帮助两国重新携手共进,实现最大程度的共赢。

本文作者SreematiChakrabarti为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和社会科学系主任,德里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及名誉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