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中国/印度电影

青年的声音
作者 China India Dialogue
02

我眼中的《大地之歌》

/杨舰

我最喜爱的印度电影名为《大地之歌》。《大地之歌》是萨蒂亚吉特·雷伊拍摄的“阿普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一个没落的婆罗门家庭因为贫穷而走向破碎的悲剧故事。

电影中一家人住在破旧有待修缮的房子里,吃不了两顿饱饭,但好在母亲勤俭持家,维持着生活基本的体面。随着阿普的出生,父亲得到了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并向妻子许诺一切都会变好。几年过去了,阿普长大,长女朵佳也到了出嫁的年龄。家庭的状况却依旧没有改善,母亲日复一日辛苦操劳着。为了还清借债,父亲外出寻求工作机会,而之后却长久地失去了联系。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母亲在几个月后彻底绝望,只得依靠邻居的施舍勉强度日,这时候大女儿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旧患复发,祖上的房子也因为连月的大雨被冲刷得破败不堪。而父亲带着油盐衣被归来的早上,得知了女儿已过世的消息。丧女之痛让父亲作出决定:带着家人离开这片土地。

这部印度电影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它讲述贫穷,却没有刻意去讲贫穷给人带来的深重苦难,而是以“阿普”和“朵佳”两个小孩的视角去看待他们面对的贫穷,并从中寻找乐趣,他们是在苦中作乐。在影片中,贫穷是一个放大镜,而不是一块遮羞布,而这个放大镜把这些卑微的脆弱的人心看得更加清楚。

在这部电影中,我还看到了印度女性意识的觉醒。母亲曾在黑夜里丈夫酣睡的时候自言自语:“你不在的时候,有时我会觉得很沮丧。你不会了解这些事情的。我也有梦想,所有事情我也可以做。”

电影中母亲出身贵族,却不得不终日为柴米油盐操心,为孩子偷了邻人几个水果吵嘴,为了几根辣椒跟寄宿的姨妈计较,她有她的尊严,最后却因为生活的贫困变卖了自己的嫁妆,住在破败的房子里不受人接济几乎不能过活。

这部电影是1955年拍的,印度人在那个时代就能把目光聚焦在一位被贫穷压得直不起腰的母亲的心底的梦想上面,并把这个可怜的人当作勇敢的人来看待。从中,我能看到的是心怀怜悯的印度人对他们祖国的爱和体谅。

  

印度电影众生相

/王依妮

提到印度,我脑海中浮现出最多的,就是一幕幕印度电影中的情景。

比起发达国家电影很多故弄玄虚下掩盖的精神空虚,印度电影扎根于那片古老而拥挤的土地,似乎总有丰富的话题可以讨论。我所看过的印度电影,主题几乎都是围绕着当地残酷现实导致的心理状态:大部分执迷,一些无所谓,却又有一点乐观。讨论内心压抑已久的渴望时,绝不脱离社会环境,只是呈现在印度人们自然而然形成的精神世界;而讨论在观众看来绝望的、透不过气的现实时,又总是仅仅摆出事实,从不指责,好像在静静的讽刺,又好像仅仅在诉说那寥寥几个毕其终生想要实现的心愿。我想,正是因为把握住了这一点,印度电影屡屡用其真实感震撼着我的内心。正如《Parched》,触目惊心的贫困,印度底层女性的遭遇和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在一缕缕觉醒下微微撼动的意识惯性,无不激发我的恐惧、怜悯和反省。又如《3idiots》,为一个理想中的完美形象铺垫了那么多,看得人不免失望时,却突然回归真实的竞争压榨下的世界,让人感慨在恐惧或伪装的驱使之下仍能主宰自己更加可贵。再如《Guzaarish》,印度电影中少有的理性派,又与印度几乎无关,甚至想深究理解与孤独,但仍无脱节感,能让人感同身受,看后也会感到内心平静,而不会感到飘渺迷茫。

印度电影的结局也都常常是喜剧性的,不会习惯性地传达给观众底层的苦,中产的烦,富豪的无聊。永远不说“没办法”,是不变的哲学。哪怕是穿插在其中本意增加“诚意”的歌舞,也并非鸡肋,而总是流露着天性中那股实实在在的快活劲儿,给人想和他们一样追求快乐生活的动力,哪怕只是片刻。印度电影几乎从不概念化、理想化、追求深刻,很多都是简单的一元论的中心,就像一个实在的好友有无尽的朴实的话要说,只是发自肺腑地表达想要倾诉的,就足够让人产生共鸣了。也许想仅从电影中管中窥豹了解印度远远不够,但总能给人感动与启发的印度电影,正引人一步步地走近印度,对印度寄予理解与期待。

  

《一个都不能少》与人性的光辉

/ShibeshMehrotra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有一个情节:记者采访代课老师魏敏芝时,询问她为什么花费那么多时间寻找张慧科——一位到城里找工作但后来却不知所踪的学生。为什么她那么在乎?魏敏芝一时无法作答,但当记者让她对着镜头,向有可能在观看这个节目的张慧科说些什么,她终于绷不住了。泪水从她充满绝望的眼中流下。她哽咽着恳请她昔日的学生回来。她自己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在乎,但就是对学生无法割舍。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有15岁,觉得这段情节明确表达了对做事须有“值得的理由”的观点的驳斥。

对于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来讲,做每件事都是值得的。在这部电影中,人物只是服从于毫无意义的指令或者本能去做事,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分析那些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的概念。

当很多人批判电影中的助理和警卫的官僚作风时,我看到了剧中的人们其实和那个教了26个学生的13岁的代课女教师一样无知、缺乏经验。魏敏芝带的学生数量是她年龄的两倍。这些学生并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教育,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以求能够有一个比他们的父辈光明一些的未来。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人能奢望有机会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

然而这个看似凄凉的场景中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从中我们学会了关怀。剧中有个情节,张慧科阅读了班长的日记,大家才了解到,高老师之所以教他们要珍惜每一块粉笔,是因为这些被张慧科和魏敏芝他们当作理所当然的粉笔,竟然是降低对课桌的材质要求,以此省下一些钱,然后才负担得起的“奢侈品”。

电影中还有这样一段情节:为了帮助张慧科回家,整个班级斗志激昂,纷纷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计算需要搬多少块砖、搬多少天,才能够赚齐张慧科和魏敏芝的车票往返的费用。每个人都绞尽脑汁,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情节十分出彩,它深化了电影的核心:只要你真正在乎,奇迹就会发生。因为在乎,小女孩会懂得去珍惜一支粉笔。

因为在乎,教室里不算聪明也不爱学习的孩子们会一起解决复杂的数学题。因为在乎,基本身处官僚体系内部的人们也会为你惊讶和改变,腾出电视黄金时段帮你寻找伙伴。因为在乎,整个城市同心协力,为一所他们从未听说的贫困学校的改造提供帮助。《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教会当时还是十几岁孩子的我,为什么人要有一颗充满关爱的心。

  

《英雄》:探索“真理”与“牺牲”

/Freyan Patel

张艺谋执导的武侠电影《英雄》(2002)是一部平衡艺术与武打元素的电影。它将音乐与武术(武术、音乐遵循相同的原则:两者都有着复杂的配合和罕见的旋律)、剑术与书法(书法和剑术同理,精髓在于挥洒自如,两者都强调回归初心)融合在一起。但最重要的是,《英雄》是一场对“真理”和“牺牲”的探索。

电影一开场,主角无名(李连杰饰)被带到专横的秦王(陈道明饰)面前。秦王为统一天下,树敌无数,其中赵国刺客长空(甄子丹饰)、飞雪(张曼玉饰)、残剑(梁朝伟饰)三人最为秦王忌惮。无名称已经杀死了这三名刺客,获得了于百步内面见秦王的机会,来讲述他的故事。作为杀死长空的奖赏,无名可于20步内晋见秦王;作为击杀残剑、飞雪的奖赏,无名可于10步内晋见秦王。但若再向前一步,他就会被当场格杀。

无名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不同的色彩:笼罩着灰色阴影的刺客长空的死亡,和萦绕在鲜红色中的残剑和飞雪的爱恨传奇。相比之下,秦国宫廷中的色彩则十分鲜明。秦王认真地听着无名的故事,但却认为他在说谎,实际上是勾结刺客企图接近自己十步之内行刺。随后,秦王讲述了自己想象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色调是象征着真理和智慧的蓝色。最后是秦王和无名之间的言辞交锋,双方不断改变着故事情节,让人真假难辨。他们所揭示的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特有的色调。

这种视觉效果通过电影高超的特效得以展现。电影的每一帧,我都想截下来作为自己的客厅的装饰。尤为出彩的几幕包括无名和长空之间的对决、如月(章子怡饰)和飞雪在红色背景中打斗以及残剑和无名在湖面上的决斗。就演员演技而言,李连杰扮演的无名无可挑剔。尽管戏份不足20分钟,甄子丹的表演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认为演员中表现最亮眼的是饰演秦王的陈道明,他的角色在可怕的暴君和脆弱而孤独的统治者之间转换自如,让我不由地开始同情他。另外还有梁朝伟和张曼玉这对完美的荧幕情侣,两人均深谙通过轻描淡写的表演刻画人物。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他们在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的表演,你也一定会喜欢他们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英雄》是一件艺术品,梁朝伟和张曼玉纯熟的演技让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既能与电影融为一体,又能从所有演员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仿佛都经过深思熟虑。无论是作为一对情侣还是独来独往的刺客,飞雪和残剑似乎都在共舞。他们的故事甚至比主角无名的故事更能触动我。

我十分喜爱《英雄》这部电影。与其说它是一部武打片,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首流动的诗歌。对于我来说,这部中国电影是美学与哲学的狂欢。正如资深电影评论家RogerEbert说,“其暴力因素只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