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跨越喜马拉雅山”

郁龙余、朱璇撰写的《季羡林评传》是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和评价季羡林的人生和学术的专著。此书从十个方面研究“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思想界的坐标人物”季羡林,并对“季羡林现象”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季羡林评传》出版后先后输出英文、印地文、泰米尔文、孟加拉文版权。印地文版获得2016年度丝路书香工程项目资助。印地文版由印度普拉卡山出版社(PRAKASHN SANSTHAN)出版,英文版由印度五角星出版社(Pentagon Press)出版,泰米尔文版由印度阿奇出版社(Aazhi Publishers )出版。目前孟加拉文正在翻译中。
作者 祝丽
立封

季先生是祖籍山东的中国大师级的学术人物,在史学、文学、中外文化交流、出版交流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仍然享受着季羡林先生留下来的财富。香港学者饶宗颐先生在给蔡德贵先生所著《季羡林传》的序中说:他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接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2016年,我们出版《季羡林评传》(郁龙余、朱璇著)。作为季先生家乡的教育出版社,能有机会出版跟季先生有关的著作,弘扬和传播季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生风范,是对季先生最好的纪念,也是我们出版人的责任和荣耀。

2005年开始我们策划编辑出版一套大型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丛书,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教授承担了中国-印度卷。在交流史出版过程中,我了解到郁教授与朱璇博士正在撰写《季羡林评传》,这将是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和评价季羡林的人生和学术的专著。此书从中国首席印度学家、彻悟真谛的佛学家、开宗立派的东方学家、不可或缺的翻译家、名副其实的比较文学大家、独树一帜的学者散文家、文化交流的伟大重镇、胸怀世界的敦煌吐鲁番学家、笃信马克思主义的大学问家和季羡林的情感世界等十个方面,研究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思想界的坐标人物季羡林,并对季羡林现象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力求呈现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缺点错误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季羡林。此书在中国当代学术史包括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印度学研究史、中国当代佛学研究史、中国东方学研究史、中国现代翻译史、中国现代敦煌吐鲁番研究史等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意义和史料价值。我诚恳地向郁教授表达了我们的出版愿望,感谢郁教授对我们的信任,同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是季先生家乡省份的教育出版社,郁教授坚决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2016年1月印度新德里世界书展,中国首次担任主宾国。《季羡林评传》亮相新德里世界书展,引起了印度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输出了英文版、印地文版、泰米尔文版三个语种的版本。在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上,印度著名的梵文学家、两届莲花奖得主夏斯特利先生和印度著名的汉学家阮瑞山大使、狄伯杰教授、邵葆丽教授等出席,并在致辞中评价了季先生的学术贡献,回忆了与季先生的友情和交往。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主席金德尔教授因为眼疾未能出席,特地给活动致信:这本书值得印度每一座图书馆和有文化的家庭拥有。

印度著名汉学家、尼赫鲁大学语言文学与文化学院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用英文、印地文两种语言翻译了这本书。狄伯杰教授曾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中国历史和中印关系方面的学术训练。他在译者序里谈到他翻译这本书的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印度人和世界人民了解这位印度学泰斗、佛学大师、杰出的翻译家、优秀的散文家,季羡林先生不仅将印度学带入中国,也带领印度学走向世界。因此,印度政府授予季羡林先生‘莲花奖’(印度政府颁发给民众的最高荣誉之一,列居第三位),以表彰他为印度学传播所做出的贡献。我很享受翻译《季羡林评传》的过程,这本书丰富了我对传记主人公和作者的认知。

《季羡林评传》迄今出版了英文版、印地文版和泰米尔文版,20188月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隆重举行首发式,时任印度驻中国大使班浩然先生、文化参赞纪缇卡女士等嘉宾出席活动。20199月,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前夕,在印度新德里尼赫鲁大学举办《季羡林评传》英文版和印地文版出版座谈会,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公使李碧建、印度国会上院——联邦院(Rajya Sabha)副议长哈里凡什·纳拉扬·辛格(Harivansh Narayan Singh)和印度尼赫鲁大学执行校长贾格德什·库马尔(Jagadesh Kumar)共同主持。印度知名教授、作家、汉学家以及尼赫鲁大学中国语言系的学生参加了座谈会。新华社新德里分社以及印度主流媒体Dainik Jagran, Jansatta, Prabhat Khabr 等报道了此次会议。此次活动成为中国文化和学术走出去的一个成功范例。

2008年127日,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总统帕蒂尓批准了2008年度印度国家最高荣誉奖莲花奖授奖名单,包括印度本国在内的全世界共有135人获得这一大奖。在这135人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97岁的中国学者季羡林。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荣誉。200866日,时任印度外交部长慕克吉,代表印度总统帕蒂尔,在中国前外交部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李肇星和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绮的陪同下,向季先生授予莲花奖奖章。《印度时报》用莲花奖首次跨越喜马拉雅山来形容这次特殊又迟到的获奖。令我们欣慰的是,十年之后,在季先生开创的印度学研究的学者、学生,印度汉学界和中印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季羡林评传》英文版、印地文版、泰米尔文版同时在印度出版,同样可以用跨越喜马拉雅山来形容。

目前,《季羡林评传》的孟加拉文版已经与印度普拉卡山出版社签订版权输出合同,正在翻译中。德文版、日文版在与德国禾珀出版社和日本汲古书院洽谈版权。德文版将由德国弗莱堡大学胡海燕教授翻译,胡教授早年师从金克木与季羡林教授主修梵文语言学及佛学。1982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印度学,先后在弗莱堡大学、维也纳大学等任教并从事研究。胡教授说:因本人於近40年前受季先生重托,被他亲自从北大派往其母校哥廷根大学深造,故参加《季羡林评传》的德文翻译及校勘工作理当义不容辞。日文版由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洲语言文化系海村惟一教授翻译。海村教授是《王元化著作集》的日文版译者,对季先生有深厚的敬仰之情,他们对译介工作的参与本身就是一段文化走出去的佳话。在《季羡林评传》的出版和多语种版本海外翻译和传播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郁龙余教授、狄伯杰教授、胡海燕教授、海村教授等专家学者和海外汉学家以及出版家对季先生的深情。这是《季羡林评传》之幸,是我们山东教育出版社之幸,更是季学之幸。香港《凤凰卫视》在季先生获得“莲花奖”的报道中评论:他的文化影响始于齐鲁,波及整个国家、整个世界;他连接起中国和印度、中国和西方、古代和现代。祝愿季先生的学问和风范长存!

 

本文作者祝丽为山东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