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博览会:贸易史上的新创举

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
作者 韦进深
03
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上, “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家企业参展,境外企业占比达41.2%。VCG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深刻转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重大转型的当下,国际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明显不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仅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倡议,而且积极践行这一倡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正体现了中国对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

创新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理念

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理念创新的视角看,举办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体现出全新的合作理念、开放理念和发展理念,充分表明了中国主动开放国内市场的真诚意愿,成为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实际行动。

首先,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中国举办的中国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新创举。博览会举办期间,与会各方将共商投资和贸易合作,进行项目对接,共享合作成果。中国政府承诺将在未来5年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作为主办方,中国将向每个参会的不发达国家免费提供2个标准展位,帮助其展示服装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保健品等最富本国特色的优质产品,呈现当地丰富旅游资源和人文特色。

其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体现了中国全方位开放升级理念。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体现了中国全方位开放升级的理念。从开放主体看,“一带一路”不是排他性的俱乐部,而欢迎所有沿线国家及其他经济体参与。从开放的对象看,全方位开放升级经济既对内开放,也对外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既坚持引进来,也坚持走出去,从而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开放格局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加深、拓宽。

最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体现了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也更加重视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拓宽了中国的开放通道,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开放提供了历史机遇,为当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契合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扩大进口,鼓励其他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体现了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理念。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的磨憨是中国老挝的边境口岸,是维持中国同老挝、泰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经贸、社会交往的交通要塞,影响着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在东盟地区的介入程度。VCG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的磨憨是中国老挝的边境口岸,是维持中国同老挝、泰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经贸、社会交往的交通要塞。VCG

实践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是中国积极开创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的重要创新实践。

首先,通过搭建世界上第一个进口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中国开拓了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渠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国家展、企业商业展和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三大内容架构而成。其中国家综合展约三万平方米,是世界各国贸易投资的综合展示。企业商贸展约27万平方米,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板块。其中,货物贸易板块分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汽车、智能及高端装备、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等六大展区。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包括开幕式,虹桥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以及三场平行论坛,将对“贸易与开放”“贸易与创新”“贸易与投资”等议题开展讨论。

其次,在供给国际公共产品时进行广泛的利益动员,平衡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目前,共有80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其中包括发达国家21个,发展中国家50个,最不发达国家9个。中国通过扩大进口,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提供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并免除最不发达国家的参展费用,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并融入全球化进程。 通过进行了广泛的利益动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参与,这是博览会成功举办的关键所在。

最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推进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如何提高供给结构的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优化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是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考量。

近年来,中国公民海外消费的能力和规模令人瞩目,这一方面反映了国人的巨大消费实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在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上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企业商贸展的货物贸易板块,特别设立了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和医疗器械和医药保健展区。此外,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展区、汽车展区等其他展区主要产品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息息相关。

总之,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体现了中国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向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本文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