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金砖国家的故事

倾听来自金砖国家的年轻人讲述他们有趣的经历
作者 《中印对话》编辑部
Brics yv
马睿明

在中国留学:一段难忘的经历

姓名:马睿明
年龄:
26岁
身份:
巴西圣保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出生地:
巴西
现居地:
巴西,圣保罗

2016年7月底,我离开了巴西圣保罗,启程去往西安外国语大学。在飞行超过20个小时后,我和另外两名巴西交换学生终于到达了中国广州的白云机场。紧接着,又从广州高铁站出发,在高铁上度过了另外的7个小时。尽管旅途漫长,但一点也不无聊——窗外的风景随着火车的移动而不断更新,从南到北,原本潮湿的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天空也越加晴朗。
当人们来到一处新的地方,总是忍不住要把它和曾经去过的地方进行比较。我也一样,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把广州、西安和圣保罗的华人区对比了一番。有很多事情让我感到惊讶。
首先说说饮食。西安的美食是我所见过和尝过的中国食物中最为独特的。在西安的饮食里面,辣、酸和咸是最常见的口味,和我习惯的中式炒饭,春卷等等全然不同。像凉皮儿和肉夹馍,这些都是西安特色菜。
接着来说语言。广东人说普通话听起来又软又慢,而相比之下,西安人说普通话要快而硬得多。他们也很喜欢在词尾加上儿音(在北京也很常见)。我刚来西安的时候,当和当地人交流时,我常常无法理解他们说的话。当然,那时他们也听不懂我说的普通话——显然,西安方言跟我们汉语教材里的语音大不相同。
尽管饮食发生了改变、沟通也不大顺利,但是慢慢地我开始习惯了,这些事情不再困扰我,相反,让我享受起在中国的生活来。
此外,西安这座城市最让我震惊的地方,就是它的历史。这座城市有许多博物馆,那些古老的建筑物,钟楼、鼓楼,依然伫立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展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悠长历史——从皇朝时代起,历史的长河一直流淌至今,生生不息,从未中断。
那时,我已经开始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礼仪。有些中国人在交流时会很大声,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说话者对你感到紧张,相反,这只是一种习惯。这也是与我们许多西方文化非常不一样的地方。以前我总以为中国人一般不太会愿意跟外国人交朋友。可是真正到中国之后,我才发现我想错了。中国人对外国人总是善良和气、容易相处,即使在讲话看起来有点害羞,但心里总是很热情的。我在中国结交了很多好朋友,直到现在我们还常常互相联系。
回到巴西后,我依依不舍的。其实,我有把我在中国形成的习惯悄悄地带回来——我仍然喜欢喝茶,而且也会泡茶给我巴西的朋友们品尝;在和亲人朋友道别时,一定要给他们送行,一起走到门口,或者公交站。这些小细节常常让身边的人很感动,也让我感到无比开心。
我时常会怀念在中国度过的那一段美妙的时光。将来如果还能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次回到那个美妙的国度。

迪玛

冰球运动在中国

姓名:迪玛
年龄:
25岁
身份: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学生
出生地:
俄罗斯,莫斯科
现居地:
中国,上海

冰球是我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在中国留学期间,最让我兴奋的事情就是发现冰球运动在中国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了。
冰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加拿大的男孩们就开始在冰上玩冰球了。20世纪中叶,这项并不为人所熟悉的加拿大运动俘获了数百万俄罗斯人的心。直到现在,冰球仍然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因为冰球是一种北方的游戏,一开始我很难想象冰球能够跨越北方国家的积雪、发展到温暖的南方国家。而如今,这项神奇的游戏已经来到了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国度——中国。
冰球传入中国才几年时间,它的粉丝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另外,据说冰球还会继续向香港和澳门这样的城市发展。我倒是有点担心那边的气候了,对这种游戏来说可能有点太热了。
现在,中国正面临着一项艰难而又令人兴奋的挑战:开办国家冰球学校。早在20世纪时,苏联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学校。后来,为了发展冰球学校,俄罗斯教练和球员一起,提出新的练习和组合,基于班迪球、足球、篮球和手球的战术,经过许多次实验,最终创造了俄罗斯冰球。作为在这方面有经验的邻居,俄罗斯也许能帮助中国。大陆冰球联赛和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正在为这一有趣的课题寻找解决方案——如何在中国发展冰球,如何让它流行起来,如何教中国孩子,以及如何组建国家队。
工作才刚刚开始。KHL在中国不同的城市举办大师班,不仅想要与中国冰球一决高下,同时也想要借鉴中国运动员训练时的优势。团队气氛热烈,各种训练令人着迷,俄罗斯冰球的各种传统和特色,我们都想展示给中国。好在中国运动员学习能力很强,他们在滑冰技术和冰球控制方面进步飞快。
中国已经迈上了创办自己冰球学校的道路。对中国孩子来说,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当我在看年轻球员的训练时,我注意到他们的眼睛里面表现出的对冰球的兴趣和渴望。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所有人,都想要痛痛快快地打上一场的冰球,想要代表中国、为他们的国家冰球队效力。如今,这不再是幻想,他们的国家即将建立冰球学校,在将来他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冰球的传统和秘密。
俄罗斯和中国的儿童队已经举办了冰球比赛,中国第一家加入世界顶级冰球联赛的职业俱乐部“北京昆仑红星冰球俱乐部”也在KHL开始了第一季的比赛。在未来,冰球还会继续传播到亚洲各地,KHL也将计划创办冰球儿童锦标赛,届时会邀请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和北美的众多球队前来参赛。
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到那时,冰球肯定会成为主要的运动项目之一。希望俄罗斯和中国都能在冰球比赛中取得绝佳成绩。

卡兰·巴贾杰

印度人眼中的南非

姓名:卡兰·巴贾杰
年龄:
26岁
身份:
开发部顾问
出生地:
印度,孟买
现居地:
印度,孟买

作为一个自称为“非洲迷”的人,我很惭愧地承认,去年8月去南非度假之前,我对南非的了解并不多。我曾去过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赞比亚,但我打心底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能够像南非的西开普省那样令人如此惊叹。坐落在群山和两个大洋之间的开普敦是我去过的最迷人的城市。虽然南非的最后一个外来统治者是英国人,但荷兰人统治时期留下的影响远超过西开普省的其他文化。可以肯定地说,开普敦是最能让人想到天堂的城市——海洋、山脉、舒适至极的气候、异常别致的房屋以及令人流连忘返的餐馆和酒吧……谁会不想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呢?
不过,我要补充一点,所有这些美好已经掩盖了南非不久的过去被贴上的两个标签:种族主义和贫富分化。南非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因为它拥有大量的黄金、钻石和铂金等自然资源。此外,南非还有着优良的基础设施,而且已经成为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地区中心。话虽如此,这个国家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作为一个高增长国家的潜力,这主要是因为严重的贫富分化以及近些年普遍存在的腐败问题。遗憾的是,这里从来没有真正从后种族隔离时代恢复过来,我去过的每个城镇,白人和黑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都非常突出。最突出的是开普敦,它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滩别墅,然而距离这些别墅不足10英里之外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贫民窟。
虽然南非是非洲大陆上唯一的金砖国家,但与非洲其他国家相比,南非并不算非洲的真正代表,这不仅是由于它独特的经济发展轨迹,还有它独特的文化。尽管距离最近的欧洲首都城市也有数千英里,这个充满活力的非洲国家在文化上似乎更接近于欧洲大陆,而并非大多数斯拉夫国家。
我还想说的一点就是,南非恰好是我两个偶像的出生地——一个是商业巨头和发明家埃隆·马斯克,他的存在时刻提醒我思想永无止境;另一个是罗杰·费德勒,他对网球的热情成为我对待生活中任何事情的标准。这两个人移民到西方才取得他们如今的成就,发挥出他们的全部潜力,但我认为这并意味着南非成功故事的终结。我屏息以待,有朝一日,我们终将在南非看到更多这样的成功和胜利。

桑托斯

需剥离世俗,才懂印度

姓名:桑托斯
年龄:
31岁
身份:
曾就读印度塔塔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专业
出生地:
西安
现居地:
德国,柏林

忆想印度,必须就着刹罗琴的古远和悠扬,伴着多赫拉鼓的轻快和顿挫,才有味道,才看起来典雅。说起印度,总有说不完的神和道不清的秘,比如瓦拉纳西黄昏中人神对话的各种仪式,恒河上漂浮着的未燃尽的死尸与岸边净身教徒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苦行僧剥离肉体修行灵魂的执着,阿萨姆茶农朗朗吟起的泰戈尔诗集,还有那七天七夜不语的冥想……
印度,爱它的人能爱到天昏地暗,不喜欢它的人却可能连半分兴趣都没有。他们喜欢或者讨厌印度的理由,很多时候可以出奇地一致——喜欢慢节奏的人,可以随处享受各种庙宇无时无刻诵读经文的静,而性子急的则无法容忍即使片刻的等待;追随精神超脱的人,可以随时随处地打坐和冥想,而现代的科学崇拜者则对此嗤之以鼻;拥护包容文化的人,可以感悟贫民窟里亚文化的多样性,而不喜欢的人则只能看到各种“乱”……
但凡说起印度,人们总要把“现代印度国家”和“古印度文明”区分开来。前者属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印度,即世俗意义上的我们对于现代国家的理解,而后者需剥离世俗,剥离民族,站在文明的、精神的、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不幸的是,世俗已经蒙蔽了世人的双眼。于是只要提及印度,总会带有一些政治经济色彩的批判。不可否认,在现代主义背景下,印度大多被标签以贫困、落后,甚至野蛮,尤其在19世纪欧洲的“东方主义”运动下,殖民者以“开化人”的视角向全世界讲述着世俗上的印度,使得印度文明的刻板形象从此固化,并引领世人在世俗意义上越走越远。
现代主义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单一化,然而这与印度的多元化在本质上绝缘。离开印度多年后,突然对这样一句广为认同的话恍然大悟——“即使去过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但若是唯独没有去过印度,那只能说你距离了解全世界还有一半的路程(这里多指精神上的超自然的认知)”。离开印度以后,却很少离开印度的文学、哲学、宗教、音韵学,以及思想。怀念更多的也是正在逝去的非世俗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今走得远了,走得久了,走得累了,总会拿出泰戈尔的诗集翻翻,方可安慰那颗浮躁的心灵。

宋内妮

学会中国话 朋友遍天下

姓名:宋内妮
年龄:
17岁
身份:
斐京华侨公学学生
出生地:
南非,比勒陀利亚
现居地:
南非,比勒陀利亚

我第一次听说汉语桥比赛是在2007年,那时候我一年级,刚刚开始人生中第一节中文课。多年以后,我已经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热爱。于是我问老师,汉语桥是什么样的比赛?我也能参加吗?
听了老师的解释,我了解到,汉语桥比赛是各国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比赛通过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等层层选拔,优胜者还将获得来华留学奖学金等奖励。这是多么的令人惊叹!
我看到了竞争对选手个性和性格的积极影响,它会给人一种力量、责任感和社会互动感。我把这些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说不定等你长大了,你也会去参赛,也会和他们一样。如今,我的直觉告诉我,属于我的日子,已经到来。
8月4日星期五,所有的参赛者都被邀请去参加一个晚宴,在那里我们有机会互相交流,了解彼此,并抽签决定我们将要参加的比赛的顺序。真正的竞争发生在第二天,并以笔试开始,接着是准备好的演讲和一场才艺表演。
对于演讲我很是紧张,因为作为一名外国学生,用心学习是需要很多时间、努力和决心的。尽管如此,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我的老师和我所投入的辛勤工作。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中国话 朋友遍天下》,而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拿到了这各环节的最高分数。
演讲结束后,剩下的就是才艺展示。我朗诵了《花木兰》,又表演了中国武术,希望能用我的才华打动评委。这是我第一次朗诵中国诗歌,几乎是个挑战,既要记住诗歌本身,又要理解它的深度和背景,同时,在理解之后和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去表达情感——尽管很难,但却十分有趣,我真的很喜欢它!而我对武术热爱更是从小学就开始了,参加过中国文化营,接触到武术、书法以及中国传统的舞蹈之后,我对这些都产生了深深的兴趣。
当我的名字被宣布为预选赛第一名的时候,我震惊的坐在那里,万分惊喜,老师和父母走过来拥抱我和我的伙伴们。我对自己非常满意,并且在接下来的比赛之中还会加倍努力。我想,等到大学,我还要继续学习汉语,甚至将来还要用汉语工作。学习汉语的经历教会我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够勤奋、有决心,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