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印中沟通新模式

文化交流项目使印中年轻一代更容易找到彼此的共通点。
作者 Saksham Khetan
Yv1

年龄:20岁
身份:学生
出生地:阿科拉
现居地:孟买

近期,我有幸通过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AIESEC)接待了一名来自中国的国际交换生。她的英文名字叫艾莉莎,到访印度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借住在了我位于孟买的家中。与她朝夕相处的这一个月也成为了我学习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最为美好的经历之一。

由于我和我的家人无法正确地拼写或念出她的中文名字,所以一直用她的英文名“艾莉莎”来称呼她。尽管我们之间有着语言障碍,艾莉莎和我的家人依旧相处得非常融洽。短短几天,她就得到了我们所有人的喜爱。

随着彼此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和艾莉莎意识到,虽然语言不同,印度人和中国人对于很多事物的见解却大同小异。印中两国人的家庭观、文化价值观、食物偏好,甚至是买东西时擅长讨价还价的习惯,都有着相似之处。我还了解到,正如印度人在一些特殊场合会给家里的年轻人装满钱的信封作为礼物一样,中国人也有类似给“红包”的传统。

印度人和中国人有很多共通点,这其实并不奇怪。虽然近年来两国确实存在一些分歧,但这两个邻国之间开展了长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上世纪50年代,印度有一个流行的口号:“Hindi-Chini Bhai Bhai”(意思为“中印亲如兄弟”)。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联系,并强调两国人民属于同一个大家庭。如今,通过像AIESEC这样的文化交流项目,印度和中国的年轻一代建立起新的沟通渠道。

美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印度和中国各地的美食多种多样,品类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展现出惊人的多样性。大米、蔬菜、肉和土豆是印中菜肴的常用食材。两国人民还创造了各自独特的香料,均能够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精美菜肴,这成为他们的共通点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茶。茶在印地语中被称为“chai”,在汉语中发音为“cha”。茶是两国人民生活的“万能饮料”。

印度和中国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双边文化交流。古时候,玄奘等几位中国高僧和哲学家曾访问过印度,并将他们到印度旅行的丰富经历辑录成书。泰戈尔是印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几乎他所有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印度凭着排灯节、洒红节,开斋节等众多传统节日,被称为世界的“节庆之都”,中国也同样有很多传统节日,在数量上不逊于印度甚至更多,例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

此外,无论是观念上还是行为上,印度和中国的道德观和社会伦理都极为相似,两种文化主要以家庭为载体。中印两国都崇尚接受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两国社会都认为教育是重中之重,孩子们为了在各自的升学考试(即印中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除了“望子成龙”的观念,双方还有相对落后的“重男轻女”观念。

印度和中国均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讲着不同的语言和方言,构成了充满活力的文化大熔炉。与艾莉莎的相遇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貌离神合”的世界的窗口。在项目结束时,艾莉莎甚至已经将我们当作她的“家人”,如今,我们仍然经常通过视频通话保持联系。在这短暂的停留期间,她从我们那里学到了一些印地语,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她给我们的回报比我们教给她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