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哥公路抢修记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特大地震,中尼交通要道——阿尼哥公路严重受损。阿尼哥公路是中尼公路的尼泊尔境内路段。中尼公路全长943公里,从拉萨到尼泊尔边境的樟木口岸,再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是目前由西藏通往尼泊尔乃至东南亚的唯一一条国际直通公路。
中尼公路全线地处喜马拉雅山系的坡积层与高原地形地带,山高谷深,地形险峻,山体破碎严重,地震频繁,降水量集中导致山体失稳,滑坡、碎落、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时发生,严重影响公路交通。
经过各方临时抢修,状况有所好转。2016年7月5日,阿尼哥公路沿线再次发生地震,导致上游波迪克西河爆发严重山洪,造成公路多处路基垮塌、山体滑坡,道路完全中断,两侧居民住宅倒塌,满目疮痍。部分路段的居民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之中,要靠攀爬山体才能出入,救援物资也只能肩扛手提,生活苦不堪言。
在中尼两国政府2016年6月21日和7月29日两次互换照会后,应尼方请求,中国同意帮助尼泊尔对阿尼哥公路沿线五个滑坡路段进行紧急保通修复,确保双边贸易和灾区重建“生命线”的畅通。
2016年8月8日,中铁十四局集团海外分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投入设备及人员进行施工。当时正值雨季,每天阴雨连绵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五个保通路段工程量不断增加。阿尼哥公路沿线山体多为风化岩,持续的地震和降雨导致大量泥石流沿冲沟滑下,在山路上形成新的堆积体,刚刚恢复的路基再次被泥石流掩盖,施工队经常多次重复进行土方清理工作。而部分路段为膨胀土体,吸水后变成稀泥,很难压实。项目技术组经过讨论决定,对此处土体进行清理后,再做换填处理。
除了持续增加的工作量,工人们还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阿尼哥公路地处山区,沿着陡坡蜿蜒而上,公路一侧是陡峭的山体,一侧是湍急的河流,山高谷深,令人生畏。回忆起施工期间的危险经历,保通项目负责人、中铁十四局海外分公司项目经理董光贤仍然心有余悸:“清理山体滑坡时,机械设备要从下面爬到坡顶一层一层进行清理。在有些路段,由于山体坡度大,平时人上去都需要手脚并用,何况大型机械设备,难度更是可想而知。更为关键的是,施工地段山体特殊,不是由纯岩石构成,而是石头和砂层夹杂在一起,砂层一旦松动,就很容易造成塌方。便道施工的时候,经常有大石块从上面滚下来,十分危险。挖掘机从下面向上爬的时候,几次险些滑下来。经常要反复尝试很多次,才能艰难地爬到坡顶。”
由于抢险保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施工现场,项目技术组临时租用当地民房作为办公室。施工过程中,工人们住在墙体有着裂缝的住房里,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就连洗个热水澡也是个奢望。保通项目团队人数最多时中方人员35人,当地雇工90多人,施工期建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一直驻守在现场,直到道路全部恢复畅通。
经过5个半月的艰苦工作,中铁十四局海外分公司于今年1月底顺利完成了援尼泊尔阿尼哥公路保通项目全部工程,公路保通总长度约6.7公里,土石开挖共计382664m3,管涵8座,安装防撞护栏共2.5公里。3月3日,中国与尼泊尔在加德满都举行交接仪式。工程交付后,阿尼哥公路的正常养护工作交由尼方政府部门负责。
尽管目前一期保通项目已经告一段落,保通技术组仍有中方人员留守,机械设备也存放在公路沿线,以备不时之需。董光贤表示:“尼泊尔的雨季每年都会按时来临,按照预计,部分路段仍然可能会有泥石流堵塞公路。在紧急需要的时候,我们仍然会义不容辞的帮助尼方清理,尽快清理堵塞路段,为当地居民出行创造有利条件。”
阿尼哥公路恢复畅通后,车辆逐渐多了起来,现在每天车流量可达约八百次。人们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往的安定与祥和,小城镇如今也是熙熙攘攘。山里的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从这里乘坐大巴就能直达加德满都。运输物资的货车也来来往往穿梭在这条公路上,为灾后重建提供物资保障。
对于公路的保通,当地居民表示出热情的拥护和感谢,过往的司机见到中国工人也会亲切的同他们打招呼。董光贤回忆说:“在施工过程中,沿线居民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每每路过,他们都会热情的给我们提供茶水。哪怕山路再难走,哪怕泥水弄脏了衣服,他们仍然热情地协助我们勘察地形地貌,做向导。”
道路通了,民心也通了。公路完工后,当地居民纷纷表示感谢中国和勤劳勇敢的中国工人。他们带着感激与祝福来到工地,亲手献上象征着好运的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