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中国】希夫·库马尔:扎根中国
提到中印两国,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政治?贸易?还是经济?没错,这些都是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相比之下,或许更重要的是两国普通人的友好往来和一个个动人的友谊故事。生活在中国的印度人究竟过得怎样?对于曾在两国生活过的人来说,中印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活在中国的普通印度人对于计划来中国的印度人会给出哪些建议?为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印对话》团队特别策划了“印度人在中国”专题,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当初我来中国是当英语老师,只签了一年的合同。”来自印度哈里亚纳邦的希夫·库马尔说道,“现在十五年过去了,我仍然在这里生活。”
不少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人都有和希夫相似的经历。最初,希夫来到东北,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教英语,因为厌倦了那里漫长的寒冬,希夫搬到了北京,现在他是一名企业培训师。
这份工作给了他充裕的空间来思考中印两国的差异。“对那些进军印度市场的公司,我主要从跨文化的视角开展培训……例如,告诉他们如何在社交场合举止得体,如何在印度做生意,如何与印度商人交往等。”希夫这样解释他目前的工作。
希夫举例子说明中国人和印度人表达情感的方式迥然不同:“中国人讲‘面子’,这个概念在印度文化里是不存在的。”他解释道,“当然,我们也讲究声望,但这和‘面子’是不一样的。开会时,印度人总是乐于表达,而中国人却表现得十分拘谨。这是一种行为举止上的差异。”
希夫同时也指出,不论是印度还是中国,本国内不同地方的差异也很大。“中国这么大,很难一概而论。”他说,“我得承认,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认识很有限。直到现在,我仍然在探索中国,而中国也在不断变化着。印度也是如此——我的家乡在印度北方,虽然我到处旅行,但也无法了解印度的全部。印度南方的很多邦,我从来没去过,那里的语言和文化跟我的家乡完全不一样,即便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市场,中印之间做好顺利沟通至关重要。但希夫说,即使两国商人有意一起做生意,他们却发现彼此很难沟通。“两国在经商方面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喜欢拐弯抹角,话语背后都各自有隐含的意思,没人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心意,翻译中很多意义也会丢失,这让双方感到沮丧,但我们要知道,这其实是中印两国人民的相似之处。”
在工作中,希夫习惯从差异中寻找相似之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当他和中国妻子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时,他们总能最终达成共识。“印度人和中国人都很在乎家庭。”希夫说,“我们或许在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我们都紧紧依偎在家人身边。”
希夫一家的生活展现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和谐共存。他们庆祝中国的春节,也庆祝印度的排灯节,今天做中餐,明天做印餐,孩子们既说中文又说英文,希夫正在考虑教他们印地语。尽管中国和印度有很多价值观是共通的,但在中国遇到的一些陌生人仍会让希夫感受到误解的存在。
“有些中国人对我非常好奇。”希夫说,“有人以为我来自新疆。当我告诉他们我是印度人,他们便问我会不会唱歌跳舞,问我关于宝莱坞和瑜伽的问题。当然,他们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他们还会问我吃不吃咖喱,可在离开印度之前,我甚至从来没用过‘curry(咖喱)’这个词!”
很明显,中印两国人民还需要增进相互理解。但是,普通的民众如何了解彼此呢?希夫认为,中印两国应该推动旅游业发展。希夫说,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和印度人出国旅游,但去彼此国家旅行的却并不多。尽管如此,他认为这种状况即将改变。“我对中印两国现任的领导人很满意。”他说,“我很看好他们的互动。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尊重、友好、信任,这些都得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实现。”
那么,希夫对计划来中国的印度人有哪些建议呢?“做些功课,耐心准备,带着开放的心态来中国。放下偏见,不要急于下判断。每个人都能在中国获得不同的体验。这是一个广阔又美丽的国家,这里充满了机遇。”
如果你和希夫有几分相似,或许你来中国之后也会和他一样,比想象中待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