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从受益者到贡献者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自此,中国经济开始全方位对接世界市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40年来,中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受益颇丰,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意以自己的发展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贡献持续增加。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经济体。2008年,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美国、日本分别陷入负增长的大环境下,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了主要贡献。近年来,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基本维持在30%左右,中国经济作为全球增长稳定器和动力源的作用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出口国和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适时作出战略调整,明确要适应中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中国进口和投资开始对世界经济增长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进口牵引全球。近年来,中国成为增长最快的全球主要进口市场,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为1.8万亿美元,在全球占比10.2%,仅次于美国。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2018年11月5到10日,中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世界各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高速增长的消费市场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
中国投资惠及世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跨国投资持续低迷,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的资金来源。2017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48万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成为推动所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些投资不但改善了部分国家的基础设施,助力其经济起飞,也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全球化,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全球化。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遭遇重大波折,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却扛起经济全球化的大旗,努力做经济全球化的维护者和推动者。
中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是全球贸易健康有序发展的支柱。中国坚定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坚定推进自身深度开放。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不仅没有关上大门,反而决定以更加开放的举措应对,决定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降低关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正以自身的进一步开放,为当前步履艰难的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心剂。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当前,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发展问题的解决贡献智慧与方案,而中国的发展理念也逐步影响着世界。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个难题。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打开了两个窗口:一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二是坚定了部分国家基于自己国情设计合适的发展道路的信心。中国的发展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需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脱贫成就引领着世界反贫困事业。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最大的贡献者,按照2010年标准,1979-2017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在全球减贫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同时,中国的精准扶贫也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此外,中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的新发展,正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认可,为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促进共同繁荣提供了新的发展观。
本文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