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为机遇 共同发展】新形势下中印应加强经贸合作(下)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都在不断调整。近年来,尽管中印政治关系发展曲折,经贸合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双方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扩大,双方的经济合作仍然得到较快发展。未来中印两国应如何加强经贸合作?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利君与《中印对话》分享了他的观点。
作者 中印对话
微信图片 20211220153700
2021年3月22日,印度加济普尔,工人们正在服装加工厂里忙碌。(VCG)

中印对话:您认为中印两国要想加强经贸合作,从政治层面来说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陈利君:两国应增进互信,将“中国威胁论”转变为“中国机遇论”。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举足轻重的国家,两国只有建立起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才能迎接亚洲世纪的真正到来。中印两国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日益突出,今后经贸合作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对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相互了解、增进互信、加强立法等途经逐步解决。一是加强战略对话,增加各层面的往来。双方高层要继续保持对话与沟通,加强政策引导,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确保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双方要坚守合作的根本原则,从增加人民福祉出发,加强发展战略计划的对接,妥善处理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空间。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与“互利共赢”原则,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消除贸易投资壁垒,扩大贸易投资规模,提高贸易投资水平。三是完善投资保护协定,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制度保障。四是对边界争议、贸易逆差等问题,要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共识。双方要从两国大局出发,秉持“求同存异”理念,弘扬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认同和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核心利益,使复杂的经贸关系始终不偏离正常发展轨道。

 

中印对话:中印两国要想加强贸易投资往来,需要开启一些合作的新模式。您认为有哪些新模式可以尝试?

陈利君:目前,中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存在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关系,经贸摩擦难以避免,这需要管控摩擦,开启经贸合作新模式,以促进经贸合作。一是共同发挥中印“双引擎”作用。充分认识贸易、投资、科技、交通运输等合作的重要性,搭建更多更有效的贸易促进平台,相互扩大市场开放,深化海关、质检、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等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双方企业进入对方市场提供更多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提高双方企业的经贸合作兴趣。二是扩大双向投资合作。共同推动落实双方的经济合作倡议,尽快启动修订中印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推动市场双向开放,探索负面清单制度,推动经贸合作由简单商品贸易向相互投资转变,形成贸易与投资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局面。要放宽对投资的限制,逐步消除投资壁垒和各类投资歧视性政策,公开、公平、公正对待所有投资者。特别是要提升国家安全审查、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透明度与公平性。三是争取达成“早期收获”计划。目前,全面推进经贸合作困难较大,双方可借助各自优势,争取达成“早期收获”计划,率先在敏感度低的领域加强合作,积极推动实施一批有需求和共识的合作项目,以点带面,以此推动经贸合作取得新发展。四是不断挖掘双边经贸合作的新领域。目前,以智能化和绿色化为方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到来,中印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产业革命的机遇,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科技、跨境电子商务、医疗卫生、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金融、消费等领域的合作,打造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

 

中印对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扩大经贸合作的基础。您认为中印双方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方面应怎样做?

陈利君:双方要统筹谋划海、陆、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作,通过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工程,加快构建紧密衔接的互联互通网络。积极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骨干通道建设,增加空中和海上航线班次,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推动经贸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改善经贸合作环境。中印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必须依靠双、多边机制进行常态化的协商与沟通,才能实现全局性突破。今后双方要进一步完善战略对话机制,加强磋商,在涉及两国经济关系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上形成更多共识,并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经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特别是要继续发挥中印战略经济对话的作用,促进宏观经济政策沟通与协调,扩大经贸合作和企业投资。共同支持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中印作为新兴经济体,要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