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何在?

在中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中国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疫情过后,中国将出现多个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作者 林晨
1125721884 15843798173361n
3月16日,游客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免税店购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断运营多日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域3月15日正式恢复运营。新华社发 (李明 摄)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影响。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对经济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春节本应是中国人消费的高峰期,疫情影响了消费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严重影响了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的需求。其次,疫情影响了春节假期结束之后返乡员工返岗复工复产,在短期内影响了产能恢复。在中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中国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疫情结束之后供给和需求反弹是正常的经济规律。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在二战后历次疫情结束之后,各国的供给和需求会出现反弹,反弹效应会对冲疫情所产生的影响。在疫情结束之后,消费氛围得到改善,居民的消费潜力会得到释放。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餐饮等行业的需求会快速恢复,甚至在下一个节假日产生较大的需求反弹。企业复工复产之后则会积极组织生产完成积压的订单,引致供给的复苏和反弹。这一正常的经济规律是疫情结束之后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第二,疫情倒逼部分新产业的发展。疫情倒逼出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需求。技术进步的应用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其不仅依赖于技术本身的先进性,还需要技术应用的条件。在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外生冲击去冲破旧模式的壁垒。对于远程办公技术而言,本次新冠疫情为其倒逼出新的需求。疫情影响了员工返岗返工和学生返校,从而引致了大规模的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软件需求。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本身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也可以提高商业运营效率。然而,中国传统的办公室文化和商业模式高度依赖面对面的交流,不信任视频交流的方式,从而遏制了新技术的应用。行为习惯本身是新模式替代旧模式的最大门槛。本次疫情会成为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催化剂。

第三,中国积极扩大内需的举措是政策利好。中国出台了诸多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出台政策促进消费行业的复工复产,营造消费者能消费、放心消费的整体氛围,这有利于消费的复苏和反弹。除此之外,中国还采取了包括减税在内的一系列长效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消费和投资、扩大内需。

第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修订了一系列制度安排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调整了外资准入条件,更多的领域开始对外资开放。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修订工作已启动,外资准入领域将会继续放宽。金融业、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有望在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上迎来更大突破,有助于外资加快流入。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将会有力促进全球分工,完善全球产业链,推动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