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迈向进口大国

美国曾经发挥引领作用的全球化正经历重大调整,中国迈向进口大国将提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能。
作者 钟飞腾
01
航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地——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201811月,中国政府将在上海举行首届进口博览会,这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大转折。

在重商主义时期,国家对外经济决策基本思路是出口好于进口,然后转向贸易平衡的古典学派,但是到了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综合国力和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长,进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当今世界来说,美国曾经发挥引领作用的全球化正经历重大调整,重振世界经济需要新动力,中国迈向进口大国将提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能。

据世界银行数据表明,以人民币计算,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为3679亿元,2017年达到82.7万亿元,增长约225倍。以美元计算,在同一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80倍,人均GDP增长了约30倍。而世界经济总量增长了不到10倍,世界人均GDP增长略高于5倍。中国这样巨大的进步,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放眼20世纪的国际社会,也未曾有过其他国家获得这样的成绩。

10月10日,上海首列复兴号“进口博览会主题宣传列车”正式发车,这辆高铁列车将在京沪高铁上运行至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结束。 VCG
10月10日,上海首列复兴号“进口博览会主题宣传列车”正式发车,这辆高铁列车将在京沪高铁上运行至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结束。 VCG

与第一个30年相比,1978年以来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开放。例如,中国所有产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从1992年的39.7%下降至2016年的7.9%。工业产品加权平均适用税率从1992年的36.4%下降至2016年的4.3%。大幅度调低税率使国内外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不仅加速了经济要素交流的频度,而且极大提高了要素配置的效率,生产者的盈利空间增大,消费者的选择更多。更为重要的是,降低税率被认为是经济进一步开放的象征,意味着中国更加融入世界经济,与世界形成良性互动。

对经济大国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贸易的重要性会下降,国内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时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缺乏竞争力,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不到2%,对国际贸易影响很小。那时,对外贸易刚开始起步,主要以资源产品的出口为主,贸易权高度集中。随着引进外资,并转向出口导向战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出口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随着经济发展动力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已开始从出口转向内需。体现在具体数据上,中国1978年这一指标为14.1%2006年达到历史高峰值64.0%2017年回落为33.5%。同样,在目前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国家中,美国的货物贸易占GDP比重不到20%,日本为28.2%。

10月23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接待服务中心进驻上海两大机场、三大火车站。右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雕塑。  VCG
10月23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接待服务中心进驻上海两大机场、三大火车站。右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雕塑。  VCG

在出口和进口的演变上,主要经济大国的经历并不相同。从美国的经验来看,自1972年起,美国进口开始超过出口,贸易赤字问题逐渐彰显。这个阶段也是布雷顿森体系解体、各国汇率制度进行大幅度调整的时机。尽管美国解除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但美元事实上仍旧保持了国际货币的地位,甚至一定程度上其地位还进一步突出,因为国际市场的扩大迫使美国进一步金融化,国内经济快速往金融服务业方向发展。

日本的经验则不同。因为汇率自主性的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东亚经济体逐渐形成了出口导向性体制,快速进入国际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进出口占比都经历过一个U型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美日两国路径之所以不同,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跨国经济的形态有很大关系。日本贸易占比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扩大内需,但主要的原因是日本跨国公司推动形成东亚生产链,一部分产能被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创造了美国-日本-东亚之间的三角贸易联系。

7月26日,在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上,展商在展示一款复古咖啡机。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7月26日,在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上,展商在展示一款复古咖啡机。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事实是,日本经济总量占美国比重的变化曲线是倒U型的,从上世纪60年代初的10%,一路攀升至1995年的71%,然后发生转折,下降至目前的25%。而中国经济占美国比重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没能突破10%,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突然加速前进。1990-2001年占比翻了一番,2001-2007年又翻了一番,20082017年几乎又翻了一番,目前中国的占比为63%。尽管如此,中国的人均GDP占美国比重却仍然只相当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这意味着理论上,中美之间仍存在广泛的调整空间。

中美关系正步入一个关键期,中国的开放也进入了深水区。如今中国已经连续第八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于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是第一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过去几年中,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年均超过30%。中国的经济结构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比重已于2014年超过50%。按照相关研究推算,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银行界定的高收入国家。在这个阶段,尤其需要中国积极扩大开放,以开放推进改革,以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而举办进口博览会,正是中国推进新型全球化、扮演好国际负责任角色的重要契机。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室主任、研究员。